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技术要求 XF942-2011

master
2024-02-09
行业标准
标准型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强制标准
发布日期: 2011-06-13
实施日期: 2011-07-01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smoke-heat training facility with mesh fence
GA 942-2011
2011-06-13发布  201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本标准的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灭火救援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1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抚顺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魁、杨东星、张福东、卢立红、王栋武、张颖花、岳庚吉、计伟、苏联营、周志忠。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的设计、建设与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 623  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
    GB/T 200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应用阿累尼乌斯图推算寿命和最高使用温度

3 术语和定义

    GA/T 623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  smoke-heat training facility with mesh fence
    在有限空间内利用网栅隔断形成一定规模训练通道,可使受训人员在烟雾、高温、噪音等模拟火场状况条件下,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程序,完成正确使用装备、穿越各种障碍、设置临时险情、执行救援任务和个人稳定呼吸用气量测定的训练设施与房间的总称。
3.2 网栅通道系统  channel system with mesh fence
    由模块式网栅组合而成的二层或三层坚固笼体,其形成的训练通道内设有各种行进障碍,是训练系统的载体。
3.3 同步跟踪系统  synchronous tracking system
    利用相应感应装置,可在集中控制系统同步显示受训人员位置,用以实时监测、跟踪受训者行踪的子系统。
3.4 烟热模拟系统  smoke-heat simulating system
    由发烟、加热、疏放烟雾设备及相应控制装置组成的模拟火场环境烟热状况的子系统。
3.5 声光模拟系统  sound-light simulating system
    可模拟灾难现场声音效果和发光情景的子系统。
3.6 集中控制系统  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
    由控制室内的主控制台、电器控制箱、计算机以及监控设备组成,能集中操控训练设施,指挥和监控训练的子系统。
3.7 视像监控系统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利用摄像机等视频影像设备可全方位监控训练的子系统。
3.8 体征遥测系统  physical sign telemetering system
    以无线遥控方式测量训练过程中受训人员脉率(HR)、呼吸率(RR)、体温(TEMP)等体征生理参数的子系统。
3.9 毒气侦检模拟训练系统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for poison gas detection
    采用仿真技术模拟有毒、有害气体环境,运用模拟气体检测仪器接收、采集模拟信号,实现有毒、有害气体侦检的模拟训练系统。

4 系统组成

4.1 训练室建筑
4.1.1 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建筑由主训练室、控制室和准备室组成,房间形状和大小应满足设备安装、便于训练的要求,建筑结构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
4.1.2 控制室与主训练室之间应设有观察窗。准备室应有直通主训练室的通道。
4.2 训练设施构成
4.2.1 训练设施应有下述子系统:
    a)网栅通道系统;
    b)同步跟踪系统;
    c)烟热模拟系统;
    d)视像监控系统;
    e)声光模拟系统;
    f)体能训练系统;
    g)集中控制系统。
4.2.2 训练设施可选配下述子系统:
    a)体征遥测系统;
    b)毒气侦检模拟训练系统。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2 子系统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建筑和训练设施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其设计、制造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5.1.2 训练设施可采用自动、半自动和手动等控制方式,模拟高温、浓烟、噪音、火光环境。
5.1.3 训练设施可开展身体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通过障碍能力的训练和测试,以及使用呼吸器和相关救援装备的训练。
5.1.4 训练设施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5~40)°C;
    b)相对湿度:<90%。

5.2 子系统技术要求

5.2.1 网栅通道系统
5.2.1.1 网栅通道系统宜由结构钢组成框架,确保整体结构稳定、牢固。笼体四周由边网封闭,网栅宜选用金属材质。
5.2.1.2 网栅通道尺寸见表1,可分2层或3层。出入口宜设在底层。网栅通道可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形成不同的训练长度,笼体四周与边墙的距离应不小于1.2 m。
5.2.1.3 网栅通道中应设置多种形状的“隔断”“模拟塌方”“电子陷阱”“竖井”“圆筒”“爬绳”“爬梯”“软梯”“斜梯”“巷道”“滑竿”“独木桥”等障碍。网栅通道中宜设管路堵漏模拟装置、破拆模拟装置、电闸模拟装置等。各种障碍及模拟装置的说明见表2。
5.2.1.4 网栅通道系统应能满足使用者从任意部位均可开设出一条行进线路,配合各种人工障碍,实现多种不同难度与长度的训练任务组合。
5.2.1.5 在各预设行进路线的衔接处设置活动门,以方便调整、变化各种不同的行进线路。
6-1G020142025F8.jpg
 
6-1G020142052445.jpg
 
6-1G020142106152.jpg

5.2.2 同步跟踪系统
5.2.2.1 同步跟踪系统应由压力感应装置、采集转换装置和显示装置三部分组成,能实时监测受训人员在网栅通道中的位置。
5.2.2.2 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系统装置,选用的各部件及计算机应为工业级,能满足运行稳定、长时间工作的要求。
5.2.2.3 同步跟踪系统软件应能显示训练人员所处位置,具备可靠性、用户友好性和可维护性,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
5.2.2.4 同步跟踪系统软件可增加以下功能:
    a)自动计时:自动记录训练人员完成训练的总时间;
    b)自动打分:根据完成训练情况自动给出分数;
    c)记录功能:记录时间、训练过程及分数;
    d)线路修改:操控人员可自行编排训练线路;
    e)人员管理:记录训练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参加训练情况。
5.2.3 烟热模拟系统
5.2.3.1 发烟设备
    发烟设备应能将发烟剂加热成雾状,喷射到主训练室模拟火灾烟雾。发烟设备的发烟量及配置数量应满足能见度从正常降至2 m的发烟时间应不大于20 min。
5.2.3.2 加热设备
    加热设备应能提升主训练室及网栅通道中局部训练环境温度,且满足以下要求:
    a)对主训练室升温,使环境温度由25 °C升至40 °C所需的时间应不大于40 min;
    b)网栅通道中设置的局部升温设备,应保证在(10~15)m的范围内最高温度可达到80 °C;
    c)训练环境温度的实际温度偏差应不大于5 °C。
5.2.3.3 疏放烟雾设备
    疏放烟雾设备由风机和疏放管道等部件组成。疏放烟雾的能力应保证训练状态下主训练室内能见度从2 m升至10 m的疏放烟雾时间应不大于3 min。
5.2.3.4 控制装置
    发烟设备、加热设备应配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应能拟制控制过程,使加热设备和发烟设备能按设定条件有效运转。控制装置应集成在集中控制系统中或安装在控制室内。
5.2.4 视频图像监控系统
5.2.4.1 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应由多个视频图像监控点组成,可采用云台、旋转、滑道等多种方式实现全部区域的视频图像监控,保证监控区域无死角。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由以下设备组成:
    a)红外摄像机:用于常规状态和完全黑暗状态下的视频图像采集;
    b)监视器:用于集中控制系统内的所有视频图像监控;
    c)硬盘录像机,是进行图像存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应具有监视、录像、回放和控制等功能;
    d)与以上设备相配套的云台、解码器、音频采集头、信号转换装置等。
5.2.4.2 条件许可时可增设热成像摄像机,用于烟雾状态下的视频图像采集。
5.2.5 声光模拟系统
5.2.5.1 声响设备
    声响设备应能发出啸叫声、爆炸声、警笛声等模拟灾难现场的真实情景。声响设备包括:
    a)背景音源拟音设备:可将预先录制的现场背景噪音通过音响播放设备或计算机播放软件播放,并通过功率放大器和音箱放大出来,强化主训练室的拟音效果;
    b)对讲设备:主训练室应设置对讲设备,可实现控制室内指挥人员与主训练室内受训人员的对话。
5.2.5.2 灯光设备
    灯光设备应能通过灯光设备发出交错频闪的光柱等模拟灾难现场的真实情景。灯光设备包括:
    a)室内照明设备;
    b)模拟光源设备,主要由频闪灯、彩灯、灯控台等组成,可模拟出火灾现场的火光;
    c)应急灯。
5.2.6 体能训练设备
    体能训练设备应由体能训练梯、揉推器、拉力器等运动器材组成,放置在准备室内,满足一般体能训练要求。体能训练梯宜为无尽头爬梯。
5.2.7 集中控制系统
5.2.7.1 主控制台
    主控制台应集成同步跟踪系统、烟热模拟系统、视像监控系统、声光控制系统等所有设备的控制部分。指挥人员通过主控制台能完成全部指挥工作。
5.2.7.2 电器控制箱
    集中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器控制箱及计算机等设备宜采用集成在主控制台的方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5.2.7.3 应急按钮
    控制台应设有应急按钮,可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启动烟雾疏放设备、室内照明设备,同时切断主训练室内发烟、加热、背景音源、模拟光源等其他训练设备的电源,停止其运行。
5.2.7.4 其他监控设备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监控视频墙、主控制器、上位机等其他监控设备。
    a)监控视频墙:可通过设置工业监视器、大屏幕电视、投影仪等视频监视设备,显示分布在训练系统内所有监控点接收的图像;
    b)主控制器:采用微处理器技术,可通过程序软件与其他控制电器一起实现训练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c)上位机:应与主控制器有良好兼容性,具有工业级标准的程序软件,可长期稳定运行,辅助主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
5.2.8 体征遥测系统
5.2.8.1 体征遥测系统应由主机、接收装置和若干台随身机组成,随身机的数量应能满足训练要求,并可同时监测全部受训人员。
5.2.8.2 体征遥测系统应至少监测训练人员的以下生理指标:
    a)脉率(HR);
    b)呼吸率(RR);
    c)体温(TEMP)。
5.2.8.3 体征遥测系统各组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主机:应能准确接收来自随身机传输的信号,宜设置在控制室内并集成在主控制台上;
    b)接收装置:可接收来自随身机传输的信号,并传送至主机;
    c)随身机:应体积小巧、易于携带、抗运动干扰,与接收装置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5.2.9  毒气侦检模拟训练系统
5.2.9.1 毒气侦检模拟训练系统应由主机、发送装置和若干台仿真毒气侦检仪器(随身机)组成,随身机的数量应能满足训练要求,并可同时接收主机发出的毒气模拟信号。
5.2.9.2 毒气侦检模拟训练系统应采用无线传感器、电子及网络技术模拟有毒、有害气体环境,在训练室内发出毒气模拟信号,运用仿真毒气侦检仪器(随身机)接收、采集模拟信号,训练人员可根据随身机所显示的毒气种类、浓度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
5.2.9.3 毒气侦检模拟训练系统各组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主机:应能准确发送毒气模拟信号,宜设置在控制室内并集成在主控制台上;
    b)发送装置:可发送来自主机传输的信号,并确保传送至随身机;
    c)随身机:应体积小巧、易于携带、抗运动干扰,与发送装置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6 安全要求

6.1 系统配置安全要求
6.1.1 主训练室应设应急照明设施,以确保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或设备故障时的应急照明。
6.1.2 应有确保主训练室内疏放烟雾设备运行可靠的措施。
6.1.3 网栅笼体应设置紧急救援通道,确保出现安全性问题时训练人员安全撤离。
6.2 设计安全要求
6.2.1 禁止采取燃烧方式产生烟雾。
6.2.2 禁止使用明火用于模拟训练。
6.2.3 网栅笼体所有边网应能快速拆卸,便于受训人员出现意外时的紧急救护。
6.2.4 网栅笼体中的框架、网栅及各种模拟障碍应无锐角、毛刺等,以免受训人员造成伤害。
6.2.5 设备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6.3 材料安全要求
6.3.1 网栅材料

    网栅笼体框架及边网应选用金属材料,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6.3.2 地板材料
    地板材料应牢固、可靠、耐用、耐高温、环保。
6.3.3 橡胶材料
    橡胶材料的使用寿命应不少于3年,最高使用温度应大于60 °C,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20028的要求。
6.3.4 烟雾成分
    发烟剂应无毒、无害、无污染,通过发烟装置喷出的烟雾应为非腐蚀性雾气,符合环保要求。
6.3.5 模拟障碍材料
    模拟障碍材料应采用钢材及木材,且牢固、可靠、耐用、耐高温、环保。

7 验收

7.1 验收的组织
    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邀请消防作战训练等使用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厂商及业内专家组成验收组,共同进行。验收组组长由建设单位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7.2 验收资料
    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竣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a)竣工验收申请;
    b)竣工图样及设计文件;
    c)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d)施工记录和工程阶段验收记录;
    e)竣工报告;
    f)调试报告;
    g)项目单项检验记录;
    h)主要部件或总成的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i)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j)设施及其主要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管理说明书。
7.3 验收规则
7.3.1 验收项目
    竣工验收应包括第4章~第6章规定的全部内容。验收项目按表3进行。
6-1G020143R0B0.jpg

7.3.2 合格判定
    验收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及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方为合格。
7.4 验收报告
    竣工验收合格后,应按附录A的规定作出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的表格形式可按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的结构形式和功能组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附录A(规范性附录)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竣工验收报告表

    网栅隔断式烟热训练室竣工验收报告表格式见表A.1。
10-1G11420210A12.jpg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作为演示数据,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盗版,破解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站长支持正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全法规网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