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物证痕迹检查方法 第3部分:黑色金属制品 GB/T27905.3-201

master
2024-02-13
国家标准
标准型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推荐标准
发布日期: 2011-12-30
实施日期: 2012-06-01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火灾物证痕迹检查方法
第3部分:黑色金属制品

Inspection methods for trace and physical evidences from fire scene—
Part 3:Ferrous metalwork
GB/T 27905.3-2011
2011-12-30 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7905《火灾物证痕迹检查方法》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物证分类及编码;
    ——第2部分:普通平板玻璃;
    ——第3部分:黑色金属制品;
    ——第4部分:电气线路;
    ——第5部分:小功率异步电动机。
    本部分为GB/T 27905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火灾调查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1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莹、高伟、王连铁、赵长征、邸曼、牛文义、夏大维、齐梓博、刘术军。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GB/T 27905的本部分规定了黑色金属制品火灾物证痕迹检查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器材、检查步骤和痕迹特征。
    本部分适用于黑色金属制品火灾物证痕迹的实验室检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黑色金属制品  ferrous metalwork
    由铁和铁合金制成的结构性金属制品、日用金属制品、金属工具、集装箱和包装容器。
2.2 变色痕迹  trace of color change
    黑色金属制品在火灾高温作用下,表面形成的颜色变化痕迹。
2.3 熔化痕迹 melting trace
    黑色金属制品在火灾高温影响下达到其熔点,发生熔融冷却后形成的痕迹。

3 器材

3.1 拆卸工具
    螺丝刀、拉锯、扳手、锤子等。
3.2 切割工具
    手锯、切割机等。
3.3 观察器材
    放大镜(带照明,放大倍数4倍以上)、体视显微镜、视频显微镜等。
3.4 拍摄器材
    照相机、摄像机等。
3.5 辅助器材
    照明灯具、毛刷等。

4 检查步骤

4.1 在火灾现场寻找黑色金属的变色、熔化痕迹,必要时可使用拆卸工具、切割工具和辅助器材进行清理和查找。
4.2 用拍摄器材确定并记录痕迹原始位置、状态,做出标记,必要时可使用观察器材进行详细观察。

5 痕迹特征

5.1 变色痕迹
    受热时间相同,随着受热温度的增加,黑色金属表面形成的颜色变化依次呈现原色、蓝色、深红色、 白色等变化趋势。可根据黑色金属表面颜色的变化进行比对鉴别,判定受热温度的高低,确定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方向。黑色金属表面颜色变化与受热温度对应关系可参见表1。
    对带涂层的黑色金属制品,可根据表面涂层随受热温度升高依次发生变色、裂痕、起泡等变化趋势进行鉴别,判定受热温度的高低,确定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方向。带涂层黑色金属制品外观特征与受热温度对应关系可参见表2。


10-1G016112131916.jpg
 
10-1G016112221D8.jpg

5.2 熔化痕迹
5.2.1 在同等燃烧条件下:
    ——同类金属:熔化处温度高,未熔化处温度低;
    ——不同金属:如果熔点低的金属未熔化,而熔点高的金属熔化,则熔点高的金属所在位置温度高。
    可根据熔化的黑色金属位置确定起火点。
5.2.2 黑色金属受热温度达到熔点温度时开始熔化,温度继续升高作用时间增加时,熔化面积扩大,熔化程度变重。可通过黑色金属制品熔化程度的轻重,判定受热面,并根据受热面的一致性确定火势蔓延方向。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作为演示数据,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盗版,破解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站长支持正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全法规网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